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883-2015

tupian
  • 政务信息化20年发展与变迁

    时间:2016-09-05   来源: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329次

     

    跑赢时光:二十几年的厚重积累

    “东软1994年进入政府信息化,是从做社保开始的。截止2015年,我们的社会保险解决方案拥有228家客户,为5亿参保人提供信息服务;我们的就业解决方案拥有106家客户,为2亿就业人群提供信息服务;我们的国土督察系统覆盖全国所有督察局,为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提供强大的信息保障;我们的环保举报系统涉及全国1612家环保监察执法单位,累计接收举报10万余件;我们的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收录了103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专利数据,为全世界的专利审查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我们为国家海关总署开发的物流底帐系统管理着全国所有进出口物流信息,年仓单量超过1亿件;我们还承担了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法人基础信息库(企业法人)、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国家级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工作。”说起这些数字,徐洪利如数家珍。

    当前东软政府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住建、公检法、媒体业务、财政、税务、电子政务、交通、教育、环保、知识产权共11大业务领域,在各个领域中为客户提供咨询规划,解决方案设计、开发、实施,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全方位的IT服务。

     “二十几年时间,我们做过不少‘金’字号工程,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对于政府政策和业务而言,我们不是简单的熟悉,而是精通。如果不精通,就算不对社保费率、税费,就设计不对政府服务的流程,程序就写不对。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还完成了组织上的布局,以沈阳为总部,完成了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的组织和布局。”徐洪利介绍说。其实二十几年的厚重积累,是很难用简单的文字表述详尽的。

    顺应趋势:顺势而为,与政府用户一起应对变化、预测趋势

    二十几年的时间,除了技术的更迭,政府用户的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要想长盛不衰、不断前行,顺应趋势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在徐洪利看为,政府需求最大的变化是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去我们做产品,基本上是围绕着政府的一个组织来做的。政府提需求,我们为它设计系统;而现在本质上我们是以政府的客户(单位、组织和个人)为核心进行系统设计的,最主要的是要满足公众服务的需要。原来是toG的,现在则往to Bto C走。举例来说,做城市的医保、社保系统,我们要让老百姓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购药,购完药以后医保付费直接划转,没必要再去药店刷卡。这是我们顺应政府用户需求做出的改变。”

    另外,政府项目的投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地方城市为了发展智慧城市会进行招商引资,会引入社会资本。政府变成了长期服务的购买者,从而减少一次性投资的规模。政府部门还会将建好的系统交给承建方来运营,承建方从运营当中逐步收回成本并创造利润。这时候软件企业就成了政府用户的合作伙伴,而不再是简单的工具提供者。

    另外,政府信息化领域的生态系统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政府行业。互联网公司希望获得政府服务人群这个入口,希望得到信息和数据,因此互联网企业会在这个领域有所投入。

    “无论今时今日发生何种变化,东软都顺势而为,并与政府用户一起顺应趋势的变化、预测趋势的变化,从而做出最及时的应对。”徐洪利说。

    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是东软完成产业布局的根基

    在徐洪利看来,东软二十几年的积累,除了技术和行业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积累。“我们积累了一批了解和精通政府信息化的人才。我是1996年来东软的,到现在跟我一起做过社保的这些人都没有离开。这可能跟东软实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有关。这样就积累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他们既懂行业政策,又懂客户业务,还懂IT技术。是人才的积累让我们完成了整个政府事业群的产业布局。”

    “我们创业的时候只有三个人,今天的东软全球有近2万名员工,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未来,东软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在全球工作。”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老师在东软25周年庆典上表示,“我们时刻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领导者的责任,更是许许多多员工、管理团队共同努力的成功。一个企业生命力的打造,不仅仅需要领导人的智慧,更需要动员每一个人的力量。东软从1992年就开始做员工激励计划,那个时候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当时在东北提出这个口号还是有点奇怪的,因为那个时候社会还不太支持个人的发展。东软1996年就上市了,1997年、1998年我们连续实施了限制性股票,今天A股市场上有了“有条件限售股”这一机制,事实上我们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做尝试了。1999年东软集团实施了持股计划,让上千名员工持股,2008年东软整体上市,这次创造了上百亿的市值。在东软未来的平台上,我们要让更多的骨干员工能够持股,能够参与创业,让东软成为一个表现自己价值的平台。”

    恰恰是东软的员工激励政策和企业文化,让东软积累了人才,支持东软完成了整个产业链的布局,推动了东软在行业市场的积累和创新。

     

图文资讯

more+

中讯观察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服务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755-66604396

售后客服服务

联系我们

电话:400-883-2015

扫一扫,微信咨询

二维码
深圳市中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粤ICP备16063846号-1
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883-2015 投诉建议:0755-82326872 QQ:762605703 传真:0755-22353076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市税保区(盐田巷)泊郡雅苑B座9C 法律顾问:陈辰
Copyright©2005-2016 www.chinaidan.com All Rights Reserver